返回
热点资讯

“北京中轴线”申遗:打造城市历史景观保护“北京模式”

来源:央广网2021-07-19 08:45350

央广网北京7月18日消息(记者丁飞 陈庚)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为首都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厚重的文化遗产。1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边会上,120余名海内外专家、历史城市管理机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了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的话题。“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和申遗相关研究成果,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图片来源:CFP)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古老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格局被侵蚀瓦解,城市记忆和城市个性在变得模糊。城市进步内动力日益枯竭,城市未来发展似乎迷失了一些方向,这些现象引发人们普遍的关注和焦虑,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为进一步做好历史城市保护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介绍说:“它提出要整体来看城市里各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孤立地只保护历史建筑也好,文物建筑也好,只保护这些物质的遗存,还应该考虑更广泛的环境的要素,包括社区的要素,包括人的参与,包括可持续发展。”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近年来高度注重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制定、施行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历史文化名城的范围覆盖到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实施老城整体格局保护和历史环境整治,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特别是通过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延续并彰显平缓开阔、壮美有序的空间秩序和城市历史景观。

身兼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的吕舟介绍说:“怎么样去形成一个对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我们注意到中轴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整个老城联系起来的一条‘脊梁’,能够把我们很多的历史街区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对老城的整体理解。我们还特别考虑到了周边的山脉,周边的水系,它们和北京老城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了它们的保护问题。”

不仅如此,北京市还特别提出,新的城市建设要与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相协调。吕舟解释说:“就是从中轴线,我们可以看到周边的环境,在哪些部位我们要严格地控制建设,要留出视廊。在新的规划讨论当中,也特别提出了要把以后的城市的新的建设高度,控制在相当于山体高度1/3的高度上,这样能够确保在城市中心,特别是北京中轴线上能够看到周围的山体环境。”

在吕舟看来,当前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指引的北京老城保护实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方法高度契合,为世界各国历史城市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北京模式”。

对此,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会秘书长魏青深有同感。他说:“越是大规模复杂的遗产地,它的保护管理可能越不单纯是具体技术层面的,而是需要一个更上层的治理系统去支撑和支持它。所以‘(北京)中轴线’在这个方面其实显现出来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对这件事情的高度理解重视和支持,我想后边的很多保护的举措,也能够体现中国在这方面的一个从上至下和自下而上的很好的结合状态。”

与会专家认为,申遗是手段,目的是带动整个北京老城的保护。“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将促进北京在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上的探索。

北京颐和园副园长秦雷认为:“城市的历史景观某种程度上也是城市的一个‘乡愁’,它不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和绊脚石,它其实是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甚至是资源。还是要通过一些活化的活动、利用,让它走入寻常百姓家,通过文创、科技手段为它赋能,让它和老百姓的生活衔接起来,这样才能把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