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市场动态

济南南山名泉景观提升后更美更靓!

来源:人民资讯2021-08-20 15:08327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8月19日上午,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党支部、建设管理处党支部、水务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为民办实事 泉涌党旗红”主题党日活动,调研了南部山区6处名泉的景观提升工程,听取了有关人员工作情况介绍,现场察看了名泉景观提升为民办实事的践行成果。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党支部、建设管理处党支部、水务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党支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调研人员在避暑泉旁边合影(郭学军摄)

此次调研考察的第一站是突泉。突泉位于柳埠街道突泉村中部。金、明、清三代均名列七十二名泉,2004年被列为新72名泉。

突泉景观提升后的现场实景(郭学军摄)

该泉周边为村民居住用房,呈半围合状;现存皇姑庙和古戏台遗址,保留有小唐塔、八棱碑等历史文物;泉水经暗渠流至街旁明渠,沿村街民居形成溪抱渠绕之势。泉口为方形,长0.85m,宽0.6m;周边有16m×12m的硬质广场,面积约200㎡,是村民的活动空间,人文气息浓厚。

景观提升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泉口及其周围铺装、栏杆较为现代,与古泉整体形式不协调;广场地表裸露,植被稀疏;泉水与周边历史古迹缺乏整体联系,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调研人员现场查看突泉井口(郭学军摄)

现场可以看到,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后,更换了泉口,补植了大树、复原了历史古迹、同时将皇姑庙、古戏台、明渠纳入景观范围之内,形成泉水文化、民俗文化、村落文化共生的格局。突泉所在小广场、古戏台、皇姑庙共同形成突泉村的泉水标志性区域。一期主要改造了小广场区域,提升了绕村的明渠。强化突泉的文化特色,增加题名石。平整、硬化活动场地,增加基础设施,方便村民使用。泉水标志区域周边建筑立面统一提升。强化突泉的文化特色,在泉口周围增加题名石以及泉水诗词。在突泉北侧场地增加石桌凳,提供休息空间。平整、硬化活动场地,增加基础设施,满足村民活动需求。增加地下蓄水池,供周边居民日常用水。

第二站调研的是泥淤泉。泥淤泉位于柳埠街道亓城峪泥淤泉东村。泉水曾名印度泉,清代便有记载,为七十二名泉之一。

该泉泉水有3个呈品字形排列的泉眼,相距不足5m,泉口宽约1.5m, 四季喷涌不止,周边腹地面积约40㎡。两处泉池有护栏,另一处为方便居民使用未设置护栏。水质较好,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使用,还具有灌溉功能。泉旁有一株古槐,周长2.8m,树干虽枯,仍萌新枝,乡人称为“唐槐”。泉池周围环境条件较好,有硬化地面,可满足人们休闲活动。有题名石和历史文化壁画,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调研人员现场查看泥淤泉泉眼(郭学军摄)

水面清澈照人影的泥淤泉泉眼(郭学军摄)

泥淤泉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泉池周边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但景观效果不佳;泉池标识设施未突出泉水的特点,未深度挖掘泉水的文化底蕴;泉水虽然划分出观赏区域与使用区域,但观赏区域设置较为简单,观赏性、互动性不足;其中一处泉池为居民生活使用未设置栏杆,日常使用安全性较差;部分墙面整修不完整,且未做景观化处理。

泥淤泉东村村民在泉水旁边休憩(郭学军摄)

景观提升后的泥淤泉,可以明显看出,优化了标识设施,增设了题名石;增设了辘轳;将原有卵石铺装改为青石石板路面,融合了周围环境;采用仿古围墙样式修缮墙面;并更换泉池护栏。

第三站来到的是位于柳埠街道吴家村的柳荫泉。柳荫泉因位于大柳树之下而得名,后因此泉无污染且常年供全村人吃水,村中多90以上高寿之人,多外地宾客长途跋涉来此地取水作养生之用,又添他乡遇知音之意,故又名流音泉。

该泉泉水由村委西侧山坡断岩渗出。泉池位于村委会北侧,长4m宽3m,其东侧有2m×2.5m水池。丰水期泉水由泉池流出汇入村委东侧四清池。四清池为20*20米的方形水池,周围腹地面积约300㎡。

景观提升前柳荫泉存在的问题是,泉池周围铺装损坏较为严重,无栏杆保护存在安全隐患;干砌石挡墙形态较好,但缺少修整;泉池周边缺少基础服务设施;未设置泉水题名石,缺少泉水相关简介,文化氛围相对较弱;泉水渗漏断岩缺乏相应展示;四清池枯水期水池长期干涸;虽名为柳荫泉,周围柳树却稀少。

调研人员查看柳荫泉泉池(郭学军摄)

提升实施后,泉池周围增设栏杆,借助西侧原有挡墙增设题名石及简介,展现泉水文化;北侧新增干插石挡墙,加强泉池美观性与保护性;上方增加木质泉亭,兼顾功能及景观效果。填平泉池平台东侧的水池,并增加台阶。村委门口东侧增加自然石桌凳,与周围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四清池增设栏杆,加强安全性;对池底进行清淤,池中补植湿生植物,增加旱季景观。周围适当种植柳树,与柳荫泉泉名相呼应。对村委会西侧泉水渗漏点予以保护,增设旱溪,增强科普展示的作用;另外增加汀步形成环形游览路线。

调研人员查看柳荫泉泉眼(郭学军摄)

第四站,走进位于柳埠街道的袁洪峪度假村景区。这里面分布着苦苣泉、琴泉、避暑泉三眼名泉。其中,避暑泉在袁洪峪南岭西侧山坳间,明、清《历城县志》,清《七十二泉记》均载,名列七十二名泉。

景观提升后的避暑泉(郭学军摄)

该泉泉水常年不竭,水由石壁圆孔外泄,顺势西流,入半圆自然水湾中;再顺山坳蜿蜒而下,注入茶臼河。周边有一定的景观基础(竹亭,平台,假山等),泉水周边山清水秀,绿树辉映。泉水现为村民饮用水,泉口处被做成1m×1m宽的封闭石砌方池,景观效果较差,泉池为半露于地上的封闭式圆池,直径5m;整个腹地面积约600㎡。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王继超展示名泉景观提升工程示意图并介绍相关情况(郭学军摄)

避暑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泉水需满足生活和景观两类需求,需重新设计营造,以提高景观效果;泉池标识设施简单,仅有题名石碑,需新增标识牌来展示泉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现状景观亭无桌椅等休憩设施,景观廊位置不合理,缺少合理的观景点;步行道路系统不完善,缺少亲水步道,泉池周边活动场地硬质铺装效果有待提高;泉池周边的植物景观缺乏层次,且疏于维护管理,在保护现有树木的基础上,需重新梳理补植。

提升后,改造了泉池、景观亭廊和环池步道;重修泉池,保护生活用水,提升景观用水展示效果;原址重建景观亭,异地新建景观长廊,增加休憩设施;完善道路系统,增加了2m宽的亲水步道,提高泉池周边活动场地的硬质铺装;修缮假山跌水景观,丰富层次,提升景观效果。

调研人员查看琴泉景观提升工程现场(郭学军摄)

琴泉位于袁洪峪度假村西南。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有载,并形容“泉声夜滴,如理丝桐”。清郝植恭列入《七十二名泉记》。

该泉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泉水涓涓,声润如琴。泉池石砌长方形,长2.67米,宽1.66米。水自崖底孔穴流出,注于石砌池中,流向茶舀河。腹地面积约105㎡。沿途水溪崖畔,泉眼细密如筛。溪流处处叮咚作响,如弹拨琴曲,故称“琴泉”。

琴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琴泉题名石距泉口偏远 ,指向不明显;现有琴泉介绍牌风格样式略显突兀;周边缺少基础服务设施,游客难以驻留;场地树池地表裸露。

景观提升后,调整了题名石位置,增强泉水认知度。更换介绍牌形式,使用石刻的形式与环境融合;强化琴泉的文化特色,增加与琴泉有关的座椅、小品等,表现泉边抚琴的意境;泉池东广场增设凉亭,并做景观化处理,供游人停留休憩。

苦苣泉位于袁洪峪内北侧崖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名列七十二名泉。

该泉泉口为圆形,石砌,直径0.7米,由石板覆盖。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常年不竭。泉水经暗渠伏流,沿山势落差往西北方向流入度假村内,然后出露地面,由山石叠成的假山上跌落,形成一宽3m、高2m的跌水,落入泉池,泉池面积约15㎡,腹地面积约450㎡。泉边立有现代山水诗人孔孚题写的《苦苣泉》名碑,后又立有当代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蒋维崧先生题写的苦苣泉刻碑。

新修整的苦苣泉泉池(郭学军摄)

苦苣泉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泉池标识设施简单,仅有题名石碑,需新增标识牌来展示泉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缺少可供游人驻足停留的活动场地和观景点。泉池后方的高台视线较为开阔,且远离主要建筑,较为安静,需适当开拓空间设置活动场地;泉池周边的植物景观缺乏层次,且疏于维护管理,在保护现有树木的基础上,需重新进行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景观设计。

新立的苦苣泉碑刻(郭学军摄)

景观提升后,泉池前方增加标识牌;拓展泉池后方平台的开敞空间,设置景观亭和配套活动场地,补植绿化隔离活动空间增加假山景观;采用条石青砖等铺装材料辅助营造古朴自然的景观氛围。

原本还要调研考察位于济南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内的缎华泉、圣水泉2处泉水,因时间关系最终没能成行。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二级调研员王继超介绍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做好名泉景观提升工作,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济南市名泉泉水景观提升工作的通知》,对济南名泉景观提升工作作出了部署,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166处历代七十二名泉的景观提升工作。今年,安排了20处名泉景观的提升工程,其中,南山10处,历城和平阴各5处。设计单位按照“因泉施策、一泉一策”的设计理念完成了设计工作。从5月份开始,南山管委组织建设单位开始进行10处泉水的景观提升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建设任务。

郑子利介绍南山名泉提升工作和塑造南山形象名片的规划(郭学军摄)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局副局长郑子利介绍说,南部山区有济南的泉源、水源地。今年以来,南山生态保护局紧紧围绕“南美”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泉水保护工作。成立南部山区名泉提升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济南市南部山区名泉保护管理办法》。今年提升打造了锦阳川片区的10处泉水,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将规划建设“玉水画廊”泉道,串起名泉和旅游景点,让游客在南山游玩的同时,能够赏名泉,了解泉文化,最终实现爱泉、护泉的目标,进而塑造提升南山形象名片,打响“南美”品牌。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头条